海洋新能源发电虚拟仿真实验
项目特色
实验教学项目特色

实验教学项目特色


(1)实验方案设计思路

本实验项目立足于海洋新能源示范工程,应用数字化、信息化、多媒体等先进技术,针对传统实验教学中无法或难以开展的实验,采用海洋新能源实验多时间尺度仿真分析模型及算法,再现海洋新能源工程系统认知、机械装配、规划设计、新能源发电技术、综合能源实验全过程,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,使学生通过虚拟仿真实验的操作与学习,掌握海洋新能源发电技术基本原理,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,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。

(2)教学方法创新

本项目基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背景,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构建完整的海洋新能源场景,学生身临其境,体验与感知海洋新能源发电设备的运行与控制过程。采用情景式教学方法,通过模拟海洋中风浪的变化情况大幅提高学生对实验环境、实验现象的认知度;实施参与式教学方法,加强师生互动环节,提高学生掌握、吸收知识的效率;应用探索式教学模式,学生可自主设定实验场景,自主选择实验方案,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,培养创新能力。基于典型案例设置教学内容,增强学生对实际工程的认知水平,显著提高工程实践能力。

 

26 海洋场景-波浪小

 

27 海洋场景-波浪大

(3)评价体系创新

本项目建立了完整的评价机制,全面考察学生学习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。实验管理系统能够对学生参加实验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记录与指导,对于学习预习效果、实验操作步骤以及实验成绩评价都有完备的评价体系,保障评价的科学性与公正性。实验平台设有良好的反馈机制,对于参加实验学生的意见与建议,都将进行整理与反馈,为指导教师改进和完善实验平台提供参考,切实提高实验效果。

(4)对传统教学的延伸与拓展

海洋新能源发电属于海洋工程专业的前沿技术。传统实验内容多以认知实验设备、记录实验数据为主,无法真正实现海洋新能源发电的规划设计、运行控制实验,更无法完成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海洋综合能源管理实验等。本实验项目借助虚拟技术实现真实环境的模拟与再现,让本科生身临其境接触实验环境并得到实验结果,有效弥补了海洋新能源发电相关实验可参与性不强、可操作性不高的缺失,极大地拓展了学生参与实验课程的广度与深度。本虚拟仿真实验所采用的模型与求解方法,依托的底层机理模型算法,实现了先进的科研成果反哺教学、支撑教学,从而提升教学质量。